沿著解放大道,從循禮門往二橋方向行進,視野中會出現(xiàn)一尊毛主席雕像,以及一座宮殿式的建筑,氣派地佇立著。剛來武漢的人不明就里,也許會以為那是武漢市政府的所在,但武漢人會笑著告訴他:那是武漢劇院,老百姓看演出的地方。
歷史,修飾在細節(jié)中
“都快50年了,中間又歷經(jīng)變革,人老了,很多資料也找不到了。”面對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詢問,武漢劇院的工作人員只能報以無奈地微笑。雖然他們努力地回憶著自己到這工作的十幾年,但吐露出的依然只是片段的光陰。
2000年的一次大整修讓劇院整飭一新,如今,只有在一些余留的細節(jié)中,我們才得以回溯當(dāng)年的歷史。
對于武漢劇院,老武漢胡榴明曾經(jīng)著文回憶說:“6根華表型立柱(改良羅馬立柱)支撐起高而闊的門廊,門廊上方露臺狀廊頂塑有6只中國宮燈型柱欄——遠遠望去,灰色方正的房體在大片綠地上氣派地聳立著!爆F(xiàn)在的武漢劇院和文章中的回憶沒有兩樣,雖然經(jīng)過整修,但無論大局還是細節(jié)都還完好無損。
冷灰色的石頭立柱、雕花的吊頂、鎦金的花紋邊飾、高懸的銅質(zhì)吊燈,還有紅漆剝落的杉木地板,一個個西洋風(fēng)味濃郁的細節(jié),讓這座蘇俄模式的“歐洲新古典”建筑呈現(xiàn)出陽剛之美;而聳立的毛主席像、五角星和中式宮燈的裝飾又在暗示著這座建筑的中國特色。
曾經(jīng)輝煌一時
“開燈!”隨著工作人員的聲音在劇場內(nèi)回旋,燈光次第亮起來,柔和的橘色光澤回旋在劇院中,空蕩蕩的劇場里一下子有了那種眾聲喧嘩的熱鬧感覺。1459個座位靜靜地面向22米頂高的舞臺———46年來,這個空間中,曾經(jīng)演繹過多少悲歡離合的戲夢人生?
“1964年,《東方紅》在這里是追著北京上演的”,這段歷史讓接待我們的張姓工作人員很是自豪。他回憶說:“武漢劇院也有過演出很火爆的時候,我來這里上班的時候,戲劇、歌舞、電影都比較多。印象特別深的是那年臺灣電影《媽媽再愛我一次》,從早上9:00開始放,要放一整天,還場場爆滿!”
“因為搶手,所以那時候的票價也分三個等級,跟現(xiàn)在相比只是少了一個貴賓席而已!
黃金地段的落寞身影
我們走出劇院的時候,一列輕軌正從劇院身后的京漢大道呼嘯而過;而面前,順著毛主席像揮手所指的方向,武漢最高的建筑———民生銀行大廈遙遙在目。
1992年,武漢劇院開出了后門,和京漢大道相連通;2004年,劇院憑臨的解放大道修整一新,成為武漢流金淌銀的財富新動脈。武漢劇院的周邊已經(jīng)翻天覆地,但這個佇立于黃金地段的身影此時卻顯得有幾分落寞。
“現(xiàn)在演出市場不是太景氣,真正愿意掏錢看演出的觀眾并不多。”對于演出市場的黯淡,以演出場地出租為主的劇院感觸最深。
“不過政府一直很重視劇院的發(fā)展。規(guī)劃中,以后這里會有一個大廣場,把劇院主體突顯出來;而且隨著各方面的重視,演出也會越來越多的!”劇院的一位負責(zé)人說。
[鏈接]武漢劇院大事記
■1959年10月,武漢劇院建成正式使用,成為武漢市黨政等重要會議和群眾集會的主要場所,也是武漢市接待國內(nèi)外著名表演團體進行文藝交流演出的重要場所。
■1964年10月,周恩來、陳毅、賀龍等老一輩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在此觀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《東方紅》。
■1988年5月,國家主席李先念親臨劇院觀賞文藝演出。
■40多年來,劇院接待了原蘇聯(lián)國家芭蕾舞團、德國交響樂團、東方歌舞團、中央樂團、紹興“小百花”越劇團等許多國內(nèi)外知名藝術(shù)表演團。
[行走側(cè)記]
武漢劇院的大門口有一排圓形的護欄,本已損毀,2000年時因為找到了以前的圖紙,劇院又將它復(fù)原了。讓我們遺憾的是,這樣的幸運并不多見,更多的是那些已經(jīng)被遺忘,無法復(fù)原的歷史。而這些歷史之所以逐漸逸散,淡出人們的記憶,和話劇、戲劇、交響樂這些藝術(shù)在武漢的落寞有著一脈相承的原因。作為近半個世紀以來武漢高雅藝術(shù)的舞臺,武漢劇院像一個守望者,落寞雖然落寞,卻并未在城市的滄海桑田中漸行漸遠。